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运动的出现和加速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环境恶化、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已使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对此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对此给予了密切关注各国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立法工作。但是,尽管中国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者已有30处,却没有一处是中国海洋文化遗产。
世界上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大幅度、高强度开发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工程建设和旅游开发.都在很大程度上比世界上的内陆地区更为严重地破坏了海洋自然遗产和海洋文化遗产。尤其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国际海洋权益竞争愈发激烈新一轮全球性的“重返海洋”的蓝色开发浪潮愈显高涨.“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国际“共识”日益普遍,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在水产养殖、滨海旅游、房地产、港口扩建或新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工程等各个经济产业领域全面展开,比内陆地区的开发来得势头更为凶猛.开发实力更强.开发项目更多规模与力度更大。
由于中国海洋考古兴起较晚,海洋考古力量和技术条件难以满足中国的考古需求存在着许多已经初步发现而未来得及发掘出来加以保护的海洋文化遗产.在“海洋世纪”的蓝色开发大潮冲击下,这些海洋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遭到灭顶之灾。面对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破坏系统研究、保护和抢救中国大量的海洋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显得十分紧迫。
- 圣才学习网
- 发布日期:2012/4/1 10:30:40